JavaScript学习笔记(五)-JavaScript 作用域和预解析
1. 作用域
1. 概述
通常来说,一段程序代码中所用到的名字并不总是有效和可用的,而限定这个名字的 可用性的代码范围 就是这个名字的 作用域。作用域的使用提高了程序逻辑的局部性,增强了程序的可靠性,减少了命名冲突。
2. 局部作用域
局部作用域(函数作用域),在函数内部就是局部作用域,代码的名字只在函数内部起效果和作用
1 | // 此处的代码不能使用 num 变量 |
3. 全局作用域
函数之外声明的变量,会成为全局变量。
全局变量的作用域是全局的:网页的所有脚本和函数都能够访问它。
1 | var num = 10; |
2. 变量的作用域
在 JavaScript 中,根据作用域的不同,变量可以分为两种:
- 全局变量
- 局部变量
1. 全局变量
在全局作用域下的变量叫做 全局变量(在函数外部定义的变量)
- 全局变量在代码的任何位置都可以使用
- 在全局作用域下 var 声明的变量就是全局变量
- 特殊情况下,在函数内不使用 var 声明的变量也是全局变量(不建议使用)
1 | var num = 10; // num 就是一个全局变量 |
2. 局部变量
在局部作用域下声明的变量叫做 局部变量(在函数内部定义的变量)
- 局部变量只能在该函数 内部 使用
- 在函数内部 var 声明的变量是局部变量
- 函数的 形参 实际上就是局部变量
1 | function fn() { |
3. 全局变量和局部变量的区别
- 全局变量:在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使用,只有在浏览器关闭时才会被销毁,因此比较占内存
- 局部变量:只在函数内部使用,当其所在的代码块被执行时,会被初始化;当代码块运行结束后,就会被销毁,因此更节省内存空间
3. 作用域链
内部函数访问外部函数的变量,采取的是链式查找的方式来决定取哪个值,这种结构称为 作用域链
简单理解为:就近原则
- 只要是代码,就至少有一个作用域
- 如果函数中还有函数,那么在这个作用域中就又可以诞生一个作用域
- 根据在内部函数可以访问外部函数变量的机制,用链式查找决定哪些数据能被内部函数访问
4. 预解析
1. 概述
JavaScript 代码的执行是由浏览器中的 JavaScript 解析器来执行的。
JavaScript 解析器执行 JavaScript 代码的时候,分为两个过程:预解析过程和代码执行过程。
2. 过程
把变量的声明提升到当前作用域的最前面,只会提升声明,不会提升赋值。把函数的声明提升到当前作用域的最前面,只会提升声明,不会提升调用。先后规则:先提升变量,在提升函数
3. 案例
案例 1:
1 | var num = 10; |
预解析过程:
1 | var num; // 在全局作用域里提升变量 |
案例 2:
1 | var num = 10; |
预解析过程:
1 | var num; |
案例 3:
1 | var a = 18; |
预解析过程:
1 | var a; |
案例 4:
1 | f1(); |
预解析过程:
1 | function f1() { |
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,均采用 CC BY-NC-SA 4.0 许可协议。转载请注明来自 Littleluoの小站!
评论